大腦跟著經驗走 對「真像」視而不見

在醫學界與娛樂界有著悠久歷史的催眠術,使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刮目相看。最近一些神經學研究表明,容易接受催眠的人的大腦發生了深層的改變,所以他們能真切地看到、聽到或感覺到某種事物。
同時,人體感官所認識的事物受觀念限制,卻可能不是真實的。
 

在印度被用於麻醉

據《紐約時報》2005年11月22日 報導,雖然沒人知道催眠的機理,從五十年代起,人們就利用它治療疼痛,近代它還被用於治療焦慮、憂鬱症、精神創傷、腸易激綜合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)和飲食失調症(eating disorders)。

提到催眠,有人就想到舞台上的魔術師將一位觀眾叫上台,以閃爍的金錶將其催眠,使其隨之起舞、唱歌或變成另一個人,最後在台下觀眾的鼓掌和笑聲中醒來。
 
但在醫生手上,催眠術可不是搞笑,而是一門嚴肅的科學。十九世紀的印度外科醫師就用催眠術作為麻醉的方法,甚至用於截肢。這種方法直到乙醚被發現才停止使用。
 
「自上而下」結構 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,科學家通過催眠術了解到人腦是如何運作的,尤其是對感官信息的處理。例如,光線照射到一朵花上然後反射進入人的眼睛,並被轉換成某種信息形式再傳遞到大腦皮層初級的視覺中樞。在這裡,花大概的形狀被認出。接著,此種信息形式又被傳遞到大腦更高的區域去判別顏色;然後再被傳遞到更高區域,以讀出這朵花的所有特徵。
聲音和觸覺等感官信息也都有其特殊的神經細胞傳導束,遵循這一自下而上的傳遞通道。然而,讓人吃驚的是,與此同時,自上而下的神經傳導纖維的數量是自下而上的神經纖維的10倍。
 
大腦的這一「自上而下」結構,似乎可以解釋許多一直讓科學家百思不解的現象。如安慰劑效應,巫術可以使人生病,談話療法和冥想等。如果人腦的高層神經系統被這些方式所影響,那麼人腦的底層神經系統所產生的感知就會被忽略和抑制。同樣道理,催眠可能就是針對人腦的高層神經系統,從而超越了肉體感官所能認識的物質。

觀念使人看不到「真像」.
最近,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神經學教授瑞茲(Amir Raz),針對極易被催眠的人群做了一個名為Stroop的測試。實驗中志願者被要求說出一些字詞的顏色,而這些字詞的意義與其顏色(即寫這些字所用的墨水的顏色)又剛好不同,如「紅」這個字的顏色卻是綠的,「黃」字是藍色的。研究發現,受過教育的人往往會選錯答案。
 
然後,瑞茲給容易被催眠與不易被催眠的各八位志願者進行催眠。他對這兩組人說,等一下你們被要求識別顏色的時候,看到的不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字詞,你們不要去認這些字,就只回答它們是用甚麼顏色的墨水寫的。而從催眠狀態中醒過來的這些志願者再做Stroop測試時,受過教育的易被催眠者就不會選錯答案了,但不易被催眠者仍然選錯答案。
 

催眠改變了大腦

當瑞茲比較二組志願者腦掃瞄後,發現易被催眠者的大腦中通常解碼字詞的視覺區域沒有變得活躍,而且腦前辨別衝突的區域也沒動靜了。這說明「自上而下」的指示,其影響力蓋過了致力於讀書及辨別衝突的腦電路。此研究發表於7月份的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(PNAS)上。

另外一些有關腦掃瞄圖的最新研究,也證實催眠可以改變大腦活動。哈佛大學的神經學家考斯林(Stephen Kosslyn)說,「人們以為外界的景象、聲音與觸覺就是現實,實際上,大腦根據其經驗來構建其接收到的信息。」
這種反饋回路說明人的意識,即人們看到、聽到、感到與相信的信息,完全建築於神經學家所謂「自上而下」的過程。你得到的,並非總是你親眼看到的,因為你所看到的取決於一個由過去經驗構成的框架,是它一直在解釋未經處理過的信息,如一朵花,一把錘子或一張臉。
 
幾十年的研究發現,10~15%的成人很容易進入催眠狀態,20%不受催眠影響,而其他人則是介於中間;12歲以下的孩子,觀念經驗不多,腦回路未成熟,80~85%都易被催眠。
 
 
擷選自大紀元
TOP